您的位置:首页 » 实验报告答案 » 遗传学实验 第二版 实验报告及答案)

遗传学实验 第二版 实验报告及答案)

遗传学实验 第二版 实验报告及答案) - 封面

实验报告配套教材:

书名:遗传学实验 第二版
作者:杨大翔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实验报告概述:

1、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   基因频率:一个二倍体某特定基因座上某一等位基因占该座位上等位基因总数的比率。   基因型频率:群体中某特定基因型个体的数目占群体个体总数目的比率。 2、 PTC味盲基因   苯硫脲(phenylthiourea)又称苯基硫代碳酰二胺(PTC,phenylthiocarbamide)是一种由尿素人工合成的白色晶状化合物,因分子结构苯环上带有硫代酰胺基(N-C=S)而有苦味。1931-1932年Fox首先发现某些人对PTC有苦味感(尝味者、敏感者),而有些人则无苦味感(味盲者),从而将人类对PTC尝味分为两类。但味盲者对不含硫代酰胺基的苦味物(如苦味酸等)还是有苦味的感觉。1932年Blakeslee对PTC苦味敏感的家系进行了调查,证实人类对PTC的尝味能力是一种遗传性状。人类对PTC尝味浓度阈值方面的差异树单基因遗传,随后的家系和双生子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基因(T-t)位于7号染色体上,味盲者为隐性基因纯合体(tt),而尝味者是显性基因的纯合体(TT)或杂合体(Tt),遗传方式为不完全显性遗传(Bartoshuk et al,1994;Reed et al,1995)。正常品味者的基因型是TT,能尝出1/750,000mol/l~1/6,000,000mol/l的PTC溶液的苦味;具有Tt基因型的人品尝能力较低,只能尝出1/48,000mol/l~1/380,000mol/l的PTC溶液的苦味;而tt基因型的人品尝能力最低,只能尝出1/24,000mol/l以上浓度的PTC溶液的苦味,个别人甚至对PTC结晶的苦味也品尝不出来,在遗传学上被成为PTC味盲。但一些研究者从他们的研究数据中发现不能完全地用孟德尔遗传来解释,因而提出其他遗传方式,如:复等位基因(Rychkov&Borodina,1969;Ramana&Naidu,1992)、多基因(0lson et al,1989)等。另外,遗传背景和环境修饰也影响其表型(Morton et al,1981;Olson et al,1989;Bartoshuk et al,1996;Drayna et al,2003)。2003年Drayna等通过连锁研究把对PTC敏感的一个主要基因定位于第7号染色体上,第2个基因可能在第16号染色体上。7号染色体上负责该性状的主要基因也被确定为TAS2R苦味受体基因家族中的TAS2R38(Kim et al,2003)